首页 / 新闻公告 / 通知公告 / 正文
关于申报 2022-2024年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项目 (本科生教学实验室建设与设备购置类)的通知
发布时间:2024-12-23 418


校内各教学单位:

为落实教育部、财政部三年滚动项目库申报要求,做好专项资金申报工作,根据学校工作安排,启动“2022-2024 年中央高校改善基本办学条件专项资金(本科生教学实验室建设与设备购置类)三年滚动项目库(下称国拨项目)申报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申报原则

1、集中管理:为促进不同专业、学科、学科群实验资源的交叉融合,学校把集中管理作为资源配置和资金投入的前提条件,不集中则不投入。以各学院项目申报购置仪器设备所在实验室场地的集中性作为国拨项目经费投入的必要条件之一。

2、以本为本:以本科实验教学为中心,坚决做到与本科实验教学无关的不建设。申报项目要以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为目标,要与本科实验教学大纲紧密结合,与所开设实验课程配套,与学院实验室建设发展规划一致,以达到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本科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实验教学改革的目的。

3、效益优先:强调资源投入产出效益考核,促进实验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合理流动。

4、资源共享:倡导逐步建立开放、共享、共用的运行机制,杜绝资源使用低效和浪费,鼓励院内共用,院际共享,拓宽实验教学资源的受益面,将资源利用率、共享性作为实验室建设项目立项的主要依据之一,作为建设成效的主要考核指标之一。

二、申报要求

1、以 2022-2024 年三年滚动项目库的方式申报

请各单位做好项目相关的前期调研工作,所有新增申报项目可按照近详远略的基本原则提交方案。申报的 2022 年国拨项目作为 2021年教育部及学校评审的重点,提交申报资料后原则上不宜再做调整。申报的 2023-2024 年国拨项目可根据未来年度实验教学计划与实际发展需求进行优化,原则上不做大幅调整

2、科学编制、合理安排

各单位综合考虑实际需求、现状、实施条件、外部环境等因素,以本单位实验室规划和教学计划为依据,注重内涵扩展和整体延伸,区分轻重缓急,科学统筹编制项目实施计划,进行合理申报。

3、公示环节

所有项目必须经过本单位内部公示。原则上未经公示或公示期有异议的项目不予入库。

三、国拨项目申报方式及提交要求

(一)申报方式及时间要求

1、在线申报方式

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已经启用,今年的国拨项目采用线上申报方式,申报人可以在线修改、提交,随时可以查看审核进度和修改意见。系统的操作、使用说明详见附件1

2、申报人填报、提交阶段(2021329-419日)

请各申报单位通知申报人登录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网址:http://lab.swjtu.edu.cn/ 账号和密码:一网通账户和密码)进行在线填报。申报人填写后提交,经单位主管实验室建设负责人审核通过后方可提交学校审核。 如需要查询或者更改本单位主管实验室建设负责人,请与实验室建设科联系。

3、内部公示、审核阶段(2021420-429日)

各单位将所有申请的项目汇总,在单位网站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五个工作日,对公示无异议的项目经党政联席会议审议通过后,主管领导在线审核。党政联席会纪要和公示结果在附件中上传,作为学院主管领导审核的必要材料。

4、学校收集汇总、公示阶段(2021430-521日)

各单位在线提交项目资料,逾期后将无法提交。学校汇总后,统一进行评审前再公示。

(二)申报详解和答疑

1、在线宣讲会

由于第一次采用线上申报方式,为了确保国拨项目申报工作顺利进行,我处拟定于2021326组织一次线上项目管理系统宣讲会(线上腾讯会议号:530611785,时间:20213261500-1630),详细讲解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中项目管理模块的使用方法。常见问题解答详见附件2

2、申报答疑

为便于及时沟通解决申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大家可进群咨询。微信群名:实验室综合管理平台技术支持,二维码见左下,微信群提供平台操作技术咨询和答疑。QQ群名:教研单位资产管理群,群号码:313015401,二维码见右下,QQ群提供日常业务交流。

  

(微信群提供平台操作技术咨询和答疑)    QQ群提供日常业务交流)

四、其他事项

1、逾期未能在线提交申报材料、未按要求格式提交申报材料或提交电子申报材料不完整的单位视同放弃申请。

2、为减少国拨项目经费审减率,本次项目申报继续实行预评审制,由学校组织专家力量进行国拨项目的预评审,预评审具体时间按学校工作安排另行通知。

3、联系电话:66363035  66366853

联系人:实验室建设科 邓亚红 汪显治

 

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     

  二〇二一年三月二十三日

附件1:国拨项目申报及审核流程操作手册

附件2:国拨项目申报中常见问题解答

                

来源: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蜀交ICP-2021-1410
后台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