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明确指出,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弘扬“生命至上、安全第一”的思想。为树牢安全发展理念,守住安全生产底线,资实处结合党史教育活动,构建实验室安全“线上监管+线下行动”新机制,筑牢实验室安全“防护网”。
搭建信息化平台,推行安全可视化。基于数字化校园的“统一身份认证”系统,以安全管理为核心,搭建实验室安全管理信息化平台,实现了安全数据在线填报、视频实时监控查看、日常安全检查记录、隐患整改任务下达。本学期对九里校区原工业中心片区医学院、生命学院实验室新安装150个摄像头,截至目前已安装视频监控硬件装置覆盖学校500间实验室,实现重点区域重点风险点的重点监测。通过大数据技术实现实验室24小时全方位的安全管理,最大限度减少安全隐患。
强化“实验室+”安全教育,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资实处持续开展“实验室+”安全教育活动,面向全校师生开展安全讲座、知识竞赛、案例展示、应急演练、走进实验室、有奖征文等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活动。本学期,资实处利用新媒体平台、大数据资源库,积极探索“实验室+”安全教育新模式,以校院两级开展多渠道、多阵地的线上线下教育活动,搭建起“实验室+”安全教育的沟通桥梁,更大限度地扩大了参与面和影响范围,实现“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的转变,高质量推动“实验室+”安全教育见成效。目前,资实处已与机械学院、电气学院、物理学院、地环学院、材料学院、生命学院、工程训练中心、医学院等教学科研单位联合组织开展了实验室安全教育和演练活动9场,共计2000余人次参加。演练以火灾事故为背景,开展消防疏散、消防灭火、心肺复苏等应急救援环节实战演习,提高广大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压实安全责任,创新长效机制。资实处逐步建立健全“日常检查、周巡查、月自查、专项检查”的长效检查机制。本学期开学伊始,在学校与26个二级教学科研单位签订安全责任书的基础上,全面落实二级教学科研单位与下设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书的签订,实现学校、教学科研单位、实验室三级管理责任层层落实到位。
本学期,资实处联合学校安全办、科研院、保卫处等职能部门先后开展16次安全检查,涉及实验室达800间,占学校实验室总量的60%。为迎接教育部实验室安全现场检查,重点对部分实验室的场所环境、消防设施、危险化学品管理、气瓶管理、水电安全及个人防护用品使用等进行专项检查。
“安全工作永远在路上”,资实处把党史学习教育成效和狠抓安全落实相结合,做实做细实验室安全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强化风险防控,切实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为建党百年营造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