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气温持续升高,食品储存、加工环节的安全风险显著增加。BOT商区经营临近收尾期,对食品卫生监管更不能松懈,日常巡查中,发现部分商户存在卫生环境管理薄弱,操作流程不规范等潜在风险,为切实保障师生饮食安全,杜绝校园食品安全隐患,预防出现食品安全问题,国有资产与实验室管理处作为“平安交大”建设委员会BOT商区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安全工作小组)的牵头单位,创新监管模式,引入第三方专业检测机构——四川省中安检测有限公司,对BOT商区开展食品安全抽样检测。
4月9日中午,由中安检测的技术人员与安全工作小组、BOT管理方组成的联合抽检小组,正式启动了首期BOT商区食品抽样检测工作。本次抽检重点是快餐成品菜中致病菌数量是否超标,抽检小组选取了商区内10家餐饮店铺展开“突袭式”检查,每家店铺选取一种菜品。取样过程,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规范流程,对成品菜进行了分装抽取,并立即封存样本,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所有抽取的样本被送往中安检测实验室,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菌落总数在内的项目进行了全面检测。
本次抽检选取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及菌落总数作为核心指标,其中: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均为食源性致病菌,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其次,菌落总数作为综合卫生指标,反映食品中活菌总量,是评估卫生质量的重要依据。这几项检测指标能够全面覆盖食源性致病菌、条件致病菌及基础卫生指标,有效评估食品微生物污染程度与安全风险,为保障食品安全提供坚实的技术支撑。
本期抽检样品及检测结果如下:
注:此次抽检结果仅针对当次样品,不代表商户的整体食品质量。
针对本次抽检中发现的少数微生物指标超标商户,安全工作小组已向BOT商区管理方发函,要求相关商户立即开展全面自查,严格落实后厨卫生、规范操作等整改措施。同时,下期抽检将对此类商户进行复查,对整改不力或指标持续异常者将依据管理规定严肃处理,确保校园商区食品安全。
校园食品安全监管是一项系统性工作,此次抽检行动安全工作小组通过专业检测、严格监管、闭环整改的“三步走”策略,进一步完善了校园BOT商区食品安全保障体系,以技术赋能推动品质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