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绷紧”安全弦” 守牢”安全关”
10月14日下午,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在X9306教室成功举办了实验室安全培训暨演练活动。此次活动特邀成都市利民消防中心的熊伟建教官,他凭借在消防部队五年的服役经历和丰富的实战经验,为在场学生带来了一堂生动的安全教育课。资产与实验室管理秘书杨子仪负责主持本次活动。
培训中,熊伟建教官强调了实验室消防安全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同学在实验室提高消防安全意识,并主讲了以下消防安全问题与解决方案:
第一部分是消防意识的薄弱。熊伟建教官指出,当前社会火灾频发,日均超过3000起,但这并未引起人们对消防安全的足够重视,消防意识依然匮乏,许多人对消防知识缺乏深入了解。此外,实验室作为火灾的高发区域,更需要引起特别关注。
第二部分是电器设备使用不规范,缺乏“人走电断”的意识。熊伟建教官通过频发的插线板起火事故和婴幼儿因触碰未断电设备而遭受严重烧伤的案例,警示同学们必须正确使用电器设备,以防止因电器使用不当而导致的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
第三部分是人们对于消防设备没有有充足的认知。他指出,应及时补充家中、实验室、商场等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消防设备,以确保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处理。此外,熊伟建教官还系统性地介绍了市面上的大多数消防设备,并示范了它们的使用方法,以便于同学们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冷静地使用消防器械。他建议同学们在购买消防设备时,应选择国家认证的正规线下店铺或消防中心,并注意产品的认证标志,要通过中国消防产品信息网进行验证,以确保产品的真伪和质量。
与此同时,熊教官还提醒同学们,在使用消防设备时,应遵循正确的操作步骤,比如使用灭火器时,要记住“提拔握压”的四字口诀,并站在上风口进行灭火。对于不同类型的火灾,应选择相应的灭火器,如干粉灭火器适用于多种火灾,而二氧化碳灭火器则适用于扑灭电器、图书档案等火灾。
第四部分是火灾来临时逃生策略的混乱。熊教官指出,在火灾突发的情况下,同学们只有几秒钟的时间来做出反应,因此,如何迅速而正确地逃离火场至关重要。教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教授了在火灾中保持冷静、迅速评估情况并采取有效逃生行动的方法。此外,他还强调了在火灾逃生时及时佩戴防烟面罩的重要性。防烟面罩可以保护逃生者免受有毒烟雾的侵害,提高逃生的成功率。他建议同学们熟悉防烟面罩的使用方法,并在实验室等潜在火灾风险区域提前准备。
在培训的最后阶段,为了巩固和检验同学们的学习成果,熊伟建教官组织了一次消防演练。在模拟的火灾情景中,同学们运用了刚刚学到的知识,紧张而有序地排队沿着安全出口撤离。他们展现出了在紧急情况下保持冷静的能力,真正做到了不慌不忙、秩序井然,这是对消防安全教育的一次成功实践。
通过这次消防演练,同学们不仅加深了对消防安全知识的理解,还提高了实际应对火灾的能力。这种实践性的学习方式能够帮助他们在真正的火灾发生时,更加迅速和有效地采取行动,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在培训的总结阶段,杨子仪老师对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他强调,实验室的常规事务管理是保障实验室安全和效率的基础,因此需要尽心尽力地做好。实验室负责人应该对实验室的各个环节有深入的了解,包括设备运行状况、安全规程的执行等。此外,杨老师还提到了研究生值班制度的重要性。他指出,值班表的制定和执行是确保实验室规范化管理的关键环节。研究生作为实验室的重要成员,他们的值班表应该保质保量地填写和执行,确保实验室的使用程序化、规范化、安全化。
安全贵在细节,事故重在预防。通过本次实验室安全教育培训活动,学院师生们的实验室安全意识得到了显著提高,为学院的教学科研工作提供了有力的安全保障。学院将以此次培训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实验室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实验室安全管理制度,确保实验室安全运行。
(供稿人: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