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安全信息 / 正文
信息学院顺利举行2023级新生实验室安全培训 及消防安全讲座
发布时间:2024-12-23

安全无小事,防患于未然。为切实提高同学们的消防安全意识、安全责任感以及隐患排查和避险自救能力,共同创造安全和谐的校园环境,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于10月13日在犀浦校区图书馆一号报告厅举行了“消防安全与实验室安全教育”专题讲座。主讲人为成都市利民消防宣传中心的李浩龙教官、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助理刘刚,讲座由辅导员老师邵润齐主持,辅导员老师颜静、姚琳、欧春丹以及2023级全体新生参会。

一、消防安全专题

李浩龙教官多角度、全方位为同学们讲解消防安全知识,根据火灾发生的规律特点,结合典型火灾案例,围绕消防培训的重要性、电器火灾隐患、专业灭火设备的使用、消防器材的安全配备标准等方面展开讲解。


李教官通过新闻报道、视频等多种形式生动形象地讲解了近期发生的消防安全事故案例,用“血的教训”引起大家对消防安全的高度重视,给同学们敲响了防火安全警钟。同时详细介绍了燃气泄露的检查、处置与预防方法,针对性地提出消防安全“四个能力建设”与消防安全工作的重要性,提醒同学们要时刻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防患于未然。随后,李警官根据电器存在的安全隐患,向同学们传授如何正确使用电器设备的小知识,包括新国标插座的识别、插线板使用年限的判断,强调正常的插线板使用年限一般在三到五年左右,如果出现破损等老化现象就须及时更换。讲座期间,李警官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同学们进行趣味互动,提高了大家的参与度和学习热情。


最后,李教官通过小视频向大家呈现了普通群众在面对消防事故时的惯性处理方式,认真分析火灾发生的原因,并详细讲解了专业灭火设备的种类、正确使用方法以及逃生自救的技能。“一提、二拔、三握、四压”,李教官现场示范了干粉灭火器的正确使用方法,通过现场教学的形式,有针对性地一对一指导学生,让同学们切身体验了一堂生动、有意义的消防安全课程。此外,李教官依次讲解了灭火毯的使用方法、防毒面具的佩戴方式和相关注意事项,以及火灾发生时的逃生自救方法。李教官的讲解生动细致,讲座现场氛围热烈,同学们积极参与互动和交流,进一步掌握了规范使用灭火器材的方法以及基本的防范自救技能。


二、实验室安全教育专题
秉承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理念,刘刚老师从“信息学院实验室构成”、“我与实验室的关联”、“实验室的安全规章制度”三个方面对实验室安全进行详细讲解。
刘老师首先介绍了信息学院实验室的基本情况,实验室构成包括教学型实验室、科创竞赛型实验室和科研型实验室。教学型实验室主要面向本科生的实验教学活动,其中有两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两个省级实验教学中心。科创竞赛型实验室主要面向各种竞赛活动,为同学们参加各类科创竞赛提供条件。科研型实验室包括两个国家级平台和多个省部级实验室,科研计划和各类重大课题以此展开。


其次,刘老师讲述了实验室与同学们密不可分的关联。学院会为学生制定阶梯式的科创计划,让同学们从大一就开始接触实验室的开放周活动,激发实验兴趣。随后因材施教,逐步培养与提升同学们的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与创意能力,为同学们夯实专业素养、积累实践经验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信息技术实验+竞赛活动”还是信息学院免试研究生的重要参考条件。最后,刘老师细致讲解了关注实验室安全的重要性以及保障实验室安全的规章制度。刘老师先从几起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典型案例讲起,引起同学们对守护实验室安全的重视。紧接着,刘老师讲述了实验室安全的十条规章制度,强调所有同学都要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进入实验室之前必须学习实验室管理制度,明确各项注意事项。


与此同时,刘老师重点强调了专业性安全规章制度中的用电安全,特别是禁止推电动车到实验室违规充电。提醒同学们在思想上要重视实验室安全,时刻保持安全意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刘老师要求,所有同学必须完成实验室安全知识考试,熟知各种实验室安全相关的知识后才能进入实验室。


此次干货满满的讲座,使得同学们对于消防安全问题和实验室安全问题有了新的认识和感悟,消防安全意识和实验室安全意识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升。常言道:“安全是生产之本”,其实安全更是一切之本,而保障我们每个人安全的最重要的一道屏障,一定是我们每个人内心中的安全意识。希望同学们把此次讲座知识渗透到平时的学习生活中,为宿舍、实验室、校园营造一个安全和谐的生活环境。相信每一位同学都能在保持安全意识的前提下,顺利完成自己的科研与学业。

 

 

图片:赵一彤

文案:欧春丹

供稿人:杨子仪













来源:

Copyright 西南交通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蜀交ICP-2021-1410
后台登录